老年人常见疾病
由于老年人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退化改变,加之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也有所减弱,因而出现慢性疾病较多。老年病是指与衰老有关的疾病,现将老年常见疾病介绍如下:
循环系统疾病:
1、高血压病:是老年常见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另一方面,高血压又是老年人患冠心病,脑血栓病,心力衰竭,中风的主要病因。同此诊治高血压病对于增进健康,延长寿命起到积极作用。
2、缺血性心脏病:又称冠心病,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疾病,老年人发病率高,是由于冠状动脉与其粥样硬化引起心脏缺血所致。心脏为需氧器官,需要充足的氧来供给心脏收缩所需要的能量,当心脏的耗氧量超过冠状血流所提供的血氧则产生缺血引起心绞痛。心电图表现为T波流量,ST段下降,这就是典型的缺血性心脏病。而引起动脉硬化除与年龄有关外,高压,胆固醇,糖尿病,吸烟及缺乏体力活动,肥胖等可以加速,加重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3、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增加右心负担而继发的心脏病。80-90%的慢性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进一步发展而来,所以积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就可以预防肺心病的发生。
4、心律失常与传导阻滞:心脏能有节奏的跳动是因为它具有高度特殊功能的心肌细胞,能发出有节律博动的窦房结、房室结、能传导生物电的传导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老年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等原因使心脏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都可出现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5、心力衰竭:在正常情况下,心脏舒缩平衡活动,使心脏排出和回收血液保持动态平衡,一旦平衡失调,则发生心力衰竭。年龄使老年人心脏基本功能发生变化,心脏舒缩功能减退,排血量下降,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脏蓄备功能降低,加上老年期易患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所以老年心脏在一般情况下尚可捕击足够的血液,然而不能适应各种应激状态。
老年人心衰最多见的诱发因素是各种感染疾病,尤其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另外心肌梗塞,心律失常,输液过快,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都是老年人心衰的诱发因素,诱因对老年心衰的影响大于原有的心脏病,所以预防和控制诱因是防止老年的心衰的主要环节。
呼吸系统疾病:
随着年龄增加,肺逐渐老化,胸廓变形,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肋间肌,膈肌,呼吸肌萎缩使老年人胸式呼吸减弱。呼吸道粘膜萎缩,分泌粘液的细胞和排痰的纤毛上皮细胞减少,粘膜分泌局部抗体减少,这些使呼吸道清除功能降低,有利于细菌,病毒生长繁殖,所以老年人切勿患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老年病,加上多种肺部有胸部疾病经久不愈,使换气的肺泡减少,弹性降低,呼吸道残存总体增加,形成肺气肿。因而老年人患肺部疾病时容易发生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
内分泌的代谢系统疾病:
1、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病症,其共同点是胰岛素不足或相对不足,分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均有遗传倾向,以后者遗传因素更强。老年糖尿病绝情大部分为非胰岛素依赖型,并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亦增加。虽然糖尿病遗传因素不能排除,但积极防止诱发因素,如肥胖,精神刺激,长期进食过量,手术,体力活动。减少应激状态,则可使有糖尿病遗传史的成年人长期潜伏而不发病。
2、高血脂症:是老年的常见病之一,血脂与动脉粥感化,脂肪肝,血液粘稠有关。血液中脂肪有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由于这些脂肪必须与一定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容于血液中运输全身,所以血脂升高常表现为血浆脂蛋白升高,血浆脂蛋白据脂蛋白的大小不一,可分为乳糜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又称β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又称α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如血浆浓度升高,可引起胆固醇在血管壁细胞沉积,造成动脉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时,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胆固醇升高或β脂蛋白升高,可引起冠心病,必须严格限制食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血浆甘油三脂或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常由于糖尿病,高糖饮食所引起,必须控制糖类摄入,预防糖尿病加以控制,药物降脂治疗只是饮食及运动的辅助措施。
3、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是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人血尿酸浓度相对稳定,老年人由于各种肾脏疾病,尿酸排出减少,某些利尿剂使用,控制尿酸排出,大量维他命C服后酸化尿液,以及某些老年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肥胖症,均易引起血尿酸升高。血尿酸升高最终导致尿酸结石形成,沉积在肾小管,肾间质,引起肾动脉损害,沉积在关节组织时,引起痛风性关节炎。
消化系统疾病:
随年龄的增长,肾排尿的时间延长,因而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老年人小肠粘膜绒毛的高度较年轻人低,而绒毛的密度却有轻度增加,导致粘膜表面明显减少,从而影响吸收功能,可发生吸收不良表现。老年人对脂肪吸收,尤其对钙的吸收低,所以老年人易出现骨质疏松。由于老年人肝脏合成作用降低,血清的蛋白亦可降低。老年人便秘较多,常因体力活动减少,肠蠕动缓慢,老年人多病,营养不良,全身衰弱使膈肌衰弱可引起便秘,又因牙齿缺失,只能吃细软的食物,食物中纤维太少,形成的粪便不足以使直肠粘膜产生机械刺激,不产生排便反射而便秘。
老年人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1、脑卒中:脑卒中泛指一切急性脑血管病,其共同特点有三:急性发病,以偏瘫,失语症状为主,病变在血管。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于脑内的小动脉破裂,血液流到脑组织中,直接或间接破坏脑组织,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又如珠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底的动脉瘤或脑内外畸形血管破裂,血液流到珠网膜下腔。缺血性脑血管病又分脑血栓塞。脑血栓是血管本身管壁增厚,坏死,管腔狭窄,并在此基础上,血流淤滞而凝固,形成闭塞,而脑栓塞血管本身并无病变,但其他部位脱落下来的栓子随血液循环流到这里,将血管堵塞。无论是脑血栓,脑栓塞,最后的结果都可能使闭塞血管支配的脑组织软化坏死,这种软化的病变称为脑栓塞。
2、老年期痴呆:本病受见于老年,年龄越大发病越多,男女发病差不多,发病很隐匿。早期以记性减退为首要症状,以后逐渐出现智力低下,计算不全,出门回不了家,行为幼稚,由于病因不明,尚无有效的治疗。
3、血管性痴呆:指脑血管病变产生痴呆。最常见的如多梗塞性痴呆,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造成脑内多个腔隙性样小梗塞灶。当小梗塞灶加起来到一定程度,临床就可能出现痴呆,轻型多梗塞痴呆药物治疗预后较好,可看作是"可逆性痴呆"。但重型的,卧床不起的,并靠喂进食的,则治疗有困难。
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变化 老年人消化功能的改变:
老年人因牙周病、龋齿、牙齿的萎缩性变化,而出现牙齿脱落或明显的磨损,以致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舌乳头上的味蕾数目减少,使味觉和嗅觉降低,以致影响食欲。每个舌乳头含味蕾平均数,儿童为248个,75岁以上老人减少至30-40个,其中大部分人并出现味觉、嗅觉异常。粘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年逾60岁者,其中50%可发生胃粘膜萎缩性变化,胃粘膜变薄、肌纤维萎缩,胃排空时间延长,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尤其是肠蠕动减弱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口腔腺体萎缩使唾液分泌减少,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降低;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酶不足,不仅影响食物消化,也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减少、活性下降,对食物消化能力明显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肝细胞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多,故解毒能力和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致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相对增加,进而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障碍,易出现浮肿。
神经组织功能的改变:
神经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脑重减轻。据估计脑细胞自30岁以后呈减少趋势,60岁以上减少尤其显著,到75岁以上时可降至年青时的60%左右。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加大,氧及营养素的利用率下降,致使脑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
心血管功能的改变:
心脏生理性老化主要表现在心肌萎缩,发生纤维样变化,使心肌硬化及心内膜硬化,导致心脏泵效率下降,使每分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脏冠状动脉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硬化,使心肌本身血流减少,耗氧量下降,对心功能产生进一步影响,甚至出现心绞痛等心肌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血管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一系列变化。50岁以后血管壁生理性硬化渐趋明显,管壁弹性减退,而且许多老年人伴有血管壁脂质沉积,使血管壁弹性更趋下降、脆性增加。结果使老年人血管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下降,血管外周阻力增大,使老年人血压常常升高;脏器组织中毛细血管的有效数量减少及阻力增大,使组织血流量减少,易发生组织器官的营养障碍;血管脆性增加,血流速度减慢,使老年人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机会明显增加,如脑溢血、脑血栓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青人。
呼吸功能的改变:
老年人由于呼吸肌及胸廓骨骼、韧带萎缩,肺泡弹性下降,气管及支气管弹性下降,常易发生肺泡经常性扩大而出现肺气肿,使肺活量及肺通气量明显下降,肺泡数量减少,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静脉血在肺部氧气更新和二氧化碳排出效率下降。血流速度减慢,毛细血管数量减少,组织细胞功能减退及膜通透性的改变,使细胞呼吸作用下降,对氧的利用率下降。
其它方面的改变:
皮肤及毛发的变化。因皮下血管发生营养不良性改变,毛发髓质和角质退化可发生毛发变细及脱发;黑色素合成障碍可出现毛发及胡须变白;皮肤弹性减退,皮下脂肪量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可导致皮肤松弛并出现皱纹。骨骼的变化:随着年龄增加,骨骼中无机盐含量增加,而钙含量减少;骨骼的弹性和韧性减低,脆性增加。故老年人易出现骨质疏松症,极易发生骨折。
泌尿系统的变化:
肾脏萎缩变小,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肾功能减退。加上膀胱逼尿肌萎缩,括约肌松弛,老年人常有多尿现象。生殖系统的变化。性激素的分泌自40岁以后逐渐降低,性功能减退。老年男性前列腺多有增生性改变,因前列腺肥大可致排尿困难。女性45-55岁可出现绝经,卵巢停止排卵。内分泌机能下降,机体代谢活动减弱,生物转化过程减慢,解毒能力下降。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易患感染性疾病。 五官变化:晶状体弹力下降,睫状肌调节能力减退,多出现老花眼,近距离视物模糊。同时听力下降,嗅觉、味觉功能减退。代谢上往往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若不注意营养及合理安排膳食,易发生代谢负平衡。
性格及精神改变:
老年人行动举止逐渐缓慢,反应迟缓,适应能力较差,言语重复,性情改变,或烦燥而易怒,或孤僻而寡言。如遇丧偶或家庭不和,更会对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老年人生理特点 代谢与能量消耗改变 :据测定,人从出生后,组织耗氧与基础代谢就不断下降。与中年人比较,老年人大约降低10-20%;同时老年人体力活动量也相对有所减少,使总能量代谢明显改变。代谢率的降低,常需要一个调节控制的适应期,以维持代谢的平衡。这种调控的失衡,则会使体脂含量的比例增高,或者即使减食也不能控制体重的增长。
细胞功能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体内代谢类型逐渐由合成代谢占优势转为劣势,分解代谢相对增强,以致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功能下降,体成分改变,体脂逐渐增加,瘦体(去脂)组织逐渐减少,出现肌肉萎缩,体内水分减少等改变。细胞的改变(老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代谢的改变。老年人对葡萄糖、脂类代谢中合成、降解与排泄能力改变,胆固醇在饱餐后明显上升,表明组织对胆固醇的利用减少,因而使脂类在体内组织及血液中积累。骨路成分改变,骨密度降低,尤以绝经妇女骨质减少最明显。已知有众多因素影响,其中膳食营养作用也是非常主要的,如蛋白质过高、低磷、低维生素D都影响着钙的代谢。
器官功能改变:
内脏器官功能随着年龄增高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老年人中牙齿疾患较为普遍,牙齿缺失也不在少数,严重影响着其咀嚼功能;味蕾萎缩常影响着甜与咸两种味觉,有的伴有嗅觉改变,从而使食欲发生改变,食物种类受限;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下降,导致营养成分的吸收功能降低;肠蠕动减慢,极易发生便秘,也间接影响食欲与消化功能。肝脏实质细胞数目减少。肝脏功能改变,使肝内粮原、抗坏血酸及核糖核酸都减少,蛋白质合成下降,酶活力降低,马尿酸合成减慢,胆酸分泌下降,胆囊壁的变薄影响着胆汁的排泄。肝脏功能的改变、肝内贮糖原的减少,均易使老年人在长时间负荷时引起低血糖以及老年人低蛋白血症。肾脏组织结构的改变,如肾单位的萎缩,酶活力下降,常使肾功能有所下降,高蛋白易引起尿毒症;过量的水分会增加心脏的负载;电解质平衡也会受到干扰;肾羟化25-(OH)D3的能力降低,而增加了对维生素D的需要。
内分泌功能改变:
尽管对老年人的激素代谢状况尚有不同意见,但从血浆中激素水平和体内受体的敏感性的分析测定中仍可见到激素的改变。老年人脑下垂体功能的改变最明显是表现在影响基础代谢,使之降低。老年人甲状腺也可能有萎缩,这也是降低代谢率的因素之一。此外糖尿病、肥胖等也无不与激素改变有关。 老年人脑下垂体功能的减弱,不仅影响着基础代谢,也常影响整个代谢。如当机体过负载时,就难以动员体内脂肪,以支持能量代谢,而使得需要更多的葡萄糖和糖原并生,以致引起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的加强。雌激素的减少,则是老年妇女引起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